我解决Windows系统中识别Linux开发板上RNDIS网卡的问题

2025-08-25 18:19:17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简介:RNDIS是一种由微软提出的网络接口标准,它允许通过USB接口将设备模拟为网络适配器,类似于以太网卡。在Linux开发板上启用RNDIS功能后,Windows 10可能将其识别为串口设备而非网络设备,由于Windows默认不支持RNDIS驱动。本文介绍如何手动更新Windows 10的驱动程序,以使系统能够识别Linux开发板上的RNDIS网络适配器。在成功更新驱动后,Windows 10将会把Linux开发板作为一个新的网络适配器进行识别和通信。RNDIS的应用不仅限于Linux开发板,也适用于支持USB OTG的其他嵌入式系统或移动设备。

1. RNDIS网络接口标准介绍

RNDIS,即远程网络设备接口标准,是微软为USB网络接口定义的一种通信协议。它允许USB设备模拟以太网网卡,从而在计算机和该设备之间建立网络连接。

1.1 RNDIS的定义与起源

1.1.1 RNDIS在网络通讯中的作用

RNDIS的主要作用是简化USB设备和计算机之间的网络通讯。它为USB设备提供了一种虚拟的以太网接口,允许设备通过USB接口连接到网络中,就如同通过物理以太网接口连接一样。这种机制使得网络设备的即插即用成为可能,并降低了网络设备的开发和部署成本。

1.1.2 RNDIS标准与其它网络接口的比较

与传统的网络接口,如以太网接口,相比,RNDIS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它不需要额外的网络硬件支持,仅通过USB接口和相应的驱动程序就可以实现网络通信。RNDIS也与其它USB网络接口如CDC Ethernet(通信设备类以太网)相比,提供了更完整的网络功能,包括TCP/IP协议栈的支持,使得设备能够更容易地被网络设备识别和管理。

1.2 RNDIS通信协议的工作机制

1.2.1 RNDIS数据传输流程概述

RNDIS的数据传输机制基于Microsoft的NDIS(网络驱动接口规范)。首先,当一个支持RNDIS的USB设备连接到计算机时,操作系统会加载RNDIS驱动,并将其识别为一个网络适配器。然后,通过这个虚拟的网络适配器,USB设备就可以如同物理网卡一样发送和接收数据。

1.2.2 RNDIS协议的数据包格式分析

RNDIS协议定义了一套数据包格式,用于在USB设备和主机之间交换网络数据。数据包格式包括了包头、有效载荷(即数据本身)以及包尾。其中包头和包尾包含了必要的控制信息,如数据包长度、数据包类型和数据包的序列号等。通过这种方式,RNDIS能够在USB的物理传输层之上,构建起一个符合网络协议的虚拟网络链接。

RNDIS的设计既考虑了数据传输的高效性,也兼顾了设备兼容性和易用性。由于其优势,RNDIS广泛应用于各种USB网络设备中,特别是在移动设备和嵌入式系统中,因其简化了网络连接的复杂度而受到青睐。

2. Windows识别RNDIS网卡问题描述

2.1 Windows系统下的网络适配器识别机制

2.1.1 操作系统对RNDIS网卡的自动识别过程

当USB设备连接到Windows系统时,操作系统通过一系列的枚举过程来识别和配置该设备。对于RNDIS网卡来说,这个过程通常开始于USB总线驱动程序检测到一个新连接的设备,并且它被识别为一个有效的RNDIS设备。此时,操作系统会加载对应的USB驱动,并根据设备提供的信息识别出是一个网络接口。

这一识别过程包含几个关键步骤: 1. 设备枚举:在设备连接后,USB总线驱动会读取设备描述符,识别设备类型和必需的接口。 2. 类驱动匹配:在识别到设备属于网络接口类后,系统会尝试与该类对应的驱动程序进行匹配,RNDIS网卡通常会被识别为网络设备。 3. 设备配置:通过设备描述符中的配置信息,系统会进一步获取网卡的工作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等。 4. 网络适配器识别:操作系统加载网络协议栈,并创建一个网络适配器,这个适配器随后可以在网络和共享中心中看到。

2.1.2 识别失败的常见原因分析

尽管上述过程看似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Windows系统可能无法正确识别RNDIS网卡。导致识别失败的原因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驱动程序不兼容:使用了错误版本的RNDIS驱动或者驱动程序未被正确安装。 硬件故障:网卡本身存在缺陷,或者USB接口连接不良。 系统配置问题:操作系统的某些设置可能阻止了自动识别过程。 权限不足:用户可能没有足够的权限来进行网卡驱动的安装和配置。 系统更新问题:操作系统的更新可能影响了现有的驱动程序和系统设置。

2.2 系统日志与错误代码解析

2.2.1 查看系统日志定位问题

当RNDIS网卡未能被Windows系统识别时,查看系统日志可以提供有关失败原因的线索。系统日志包含了大量关于设备事件的记录,包括成功或失败的设备枚举过程。要查看这些日志,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打开“事件查看器”:可以通过在开始菜单搜索“事件查看器”来打开。 导航到“Windows日志”下的“系统”部分。 筛选以查找与RNDIS网卡相关的问题。通常这些事件会带有“设备”、“网络”或“驱动程序”关键字。 查看事件描述和相关信息,注意任何错误代码或警告。

2.2.2 错误代码解读及其意义

系统日志中出现的错误代码或警告对于诊断问题至关重要。例如,错误代码“Code 43”通常表示设备驱动程序遇到问题。具体到RNDIS网卡,可能的错误代码和它们的含义包括:

错误代码“Code 10”:表示设备的某些设置不正确,或者该设备无法启动。 错误代码“Code 31”:通常意味着驱动程序有问题,可能是驱动文件损坏或不兼容。 错误代码“Code 45”:可能是因为兼容性问题,设备与当前系统版本不兼容。

这些错误代码可以指导IT专业人员或用户进行针对性的问题排查和解决。例如,如果遇到“Code 10”,可能需要检查设备的电源管理设置或更新驱动程序。而“Code 31”则可能需要重新安装驱动程序。

flowchart TB

A[开始检查] --> B[打开事件查看器]

B --> C[查看系统日志]

C --> D[筛选RNDIS网卡相关事件]

D --> E{错误代码识别}

E -->|Code 10| F[检查设备设置]

E -->|Code 31| G[重新安装驱动]

E -->|Code 45| H[检查兼容性问题]

F --> I[问题解决?]

G --> I

H --> I

I -->|是| J[结束检查]

I -->|否| K[继续排查]

注意,实际的错误代码解读需要结合具体的日志细节和网卡信息。这些步骤和代码块旨在提供一个大致的分析流程,具体的操作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化。

3. 手动更新Windows驱动程序步骤

3.1 驱动程序的重要性及获取方式

3.1.1 驱动程序与硬件设备的关联性

在当今的计算机系统中,驱动程序是连接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关键组件。它扮演着翻译者的角色,将操作系统的命令转换为硬件能够理解的指令。没有正确的驱动程序,硬件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或者根本无法被操作系统识别。例如,显卡、声卡、打印机、网络适配器等设备都依赖于特定的驱动程序来实现其功能。

考虑到技术的快速迭代,驱动程序的更新频率通常较高。每次更新都有可能带来性能提升、新增功能或者安全性改进。因此,用户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新驱动程序,以确保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

3.1.2 正确下载与选择驱动程序的方法

为了获取正确的驱动程序,用户需要知道自己的硬件设备型号和版本。以下是获取驱动程序的几种常见方法:

设备制造商官网 :最推荐的方法是直接访问硬件制造商的官方网站。制造商提供的驱动程序通常是最新的,且能保证与硬件设备完全兼容。 操作系统更新 :现代操作系统,如Windows,有时会通过内置的更新机制提供最新的驱动程序更新。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的“更新和安全”选项检查并安装这些更新。

第三方驱动管理工具 :虽然方便,但使用第三方驱动管理工具需要格外小心,因为这些工具可能会提供过时或者不兼容的驱动程序。在使用这些工具之前,最好先进行充分的调研和用户评论查询。

当下载驱动程序时,需要确认文件类型和版本信息,以及操作系统兼容性。例如,对于Windows用户,需要下载与Windows版本(如Windows 10、Windows 11)相匹配的驱动程序。

3.2 驱动程序的安装与配置

3.2.1 安装驱动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安装驱动程序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关闭杀毒软件 :某些杀毒软件可能会干扰驱动程序的安装过程。在安装驱动之前,暂时禁用杀毒软件或将其置于信任模式。

下载并解压文件 :如果驱动程序是压缩包形式,首先需要解压到一个指定的目录。

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安装程序 :右键点击驱动安装文件并选择“以管理员身份运行”,确保有足够的权限完成安装。

遵循安装向导 :大多数驱动安装程序都包含一个用户友好的安装向导,按照提示进行操作即可。

重启计算机 :安装完成后,通常需要重启计算机以使更改生效。

注意事项:

确保下载的是原装驱动程序,避免下载到第三方修改过的版本。 在安装驱动之前,最好备份当前的系统状态,以便在出现问题时可以快速恢复。 如果是在进行系统升级或硬件更换,确保在新硬件上安装了正确的驱动程序。

3.2.2 驱动程序参数配置指南

某些驱动程序安装完成后可能需要额外的配置步骤,以优化性能或启用某些高级功能。具体配置步骤取决于驱动程序本身,以下是一些通用的配置指南:

访问设备管理器 :在Windows中,可以通过搜索栏输入 设备管理器 来打开它。

找到相关设备 :展开相应设备类别,找到需要配置的设备。

右键设备并选择属性 :在设备上点击右键,然后选择“属性”。

选择驱动程序标签页 :在弹出的属性窗口中,选择“驱动程序”标签页。

更新驱动程序或回滚 :可以选择“更新驱动程序”,以搜索并安装更新的驱动程序版本;如果新驱动程序存在问题,还可以选择“回滚驱动程序”来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调整设备特定设置 :某些设备会有额外的设置选项,这些可以通过相应的“设置”标签页进行配置。

代码块示例及逻辑分析

由于此章节是关于操作步骤和指导,不涉及代码编写,因此没有代码块和逻辑分析内容。然而,理解用户如何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I)进行操作对于提供有效的指导至关重要。

在下一章节中,我们将会深入探讨Linux开发板与Windows的兼容性问题,并介绍如何手动编译和安装开发板的驱动程序。

4. 确保Linux开发板配置正确与驱动兼容

4.1 Linux开发板与Windows兼容性分析

4.1.1 开发板支持的RNDIS模式

RNDIS(Remote Network Driv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是一种网络通讯标准,它允许设备以网络设备的形式连接到主机系统。在Linux开发板上实现RNDIS功能时,开发者需要确保开发板能够支持RNDIS模式,即作为网络设备被识别和使用。

在Linux内核中,RNDIS模式需要通过相应的内核配置选项来启用,这通常包括USB Gadget支持、以太网支持和特定的RNDIS支持。这些配置可以通过Linux的内核配置工具如 make menuconfig 来完成。下面是一个示例配置,以展示如何启用必要的组件:

Device Drivers --->

[*] USB support --->

USB Gadget Support

[*] RNDIS support

[*] Network device support --->

[*] Ethernet driver support

[*] USB Ethernet Gadget

配置完成后,开发者需要编译内核或模块,确保这些更改被整合到Linux系统中。

4.1.2 开发板驱动与Windows环境的适配性

为了确保Linux开发板上的RNDIS驱动与Windows环境的适配性,开发者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和调试:

兼容性测试 :在实际的Windows环境下测试开发板是否能够被识别,并且能够正常通信。常见的Windows版本包括Windows 7, 8, 10等。 驱动签名 :现代Windows系统要求驱动程序必须经过签名才能被安装。Linux开发板上RNDIS驱动的签名可能需要特别处理,以避免在Windows安装时出现签名问题。 数据包处理 :检查RNDIS驱动在Linux开发板上的数据包处理是否与Windows期望的格式一致,包括但不限于IP报头、TCP/UDP端口、MTU大小等。

4.2 开发板驱动的编译与安装

4.2.1 编译驱动的环境搭建

为了编译适用于Linux开发板的RNDIS驱动,开发者需要搭建一个交叉编译环境。交叉编译器允许你在一种架构(比如x86)上编译出适用于另一种架构(比如ARM或MIPS)的代码。以下是编译环境搭建的基本步骤:

安装交叉编译工具链 :根据你的开发板架构,安装相应的交叉编译工具链。例如,如果你的开发板是基于ARM架构的,你可以安装 arm-linux-gnueabi 或 arm-linux-gnueabihf 工具链。

sudo apt-get install gcc-arm-linux-gnueabi

获取驱动源代码 :获取适用于你的Linux开发板的RNDIS驱动源代码,这通常可以从开发板的制造商或开源社区获得。

配置编译环境 :根据开发板和驱动的需求,配置编译环境。这可能包括设置交叉编译前缀、选择正确的内核头文件路径和配置必要的编译选项。

4.2.2 驱动安装过程与调试

安装RNDIS驱动到Linux开发板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交叉编译驱动 :使用之前搭建的交叉编译环境编译驱动源代码,生成适用于目标开发板的驱动模块。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gnueabi- modules

传输驱动模块 :将编译好的驱动模块文件传输到开发板上。这可以通过SCP、FTP或其他文件传输方法完成。

加载驱动模块 :在开发板上加载驱动模块。这通常通过 insmod 命令完成。

insmod rndis.ko

调试与优化 :如果驱动不能正常工作,需要使用日志、网络抓包工具(如tcpdump)和串口打印信息等手段进行调试。可能需要修改驱动源代码并重新编译,直到驱动工作正常。

接下来,通过检测 dmesg 输出和运行 ifconfig 命令来验证RNDIS网络接口是否已经正常注册并配置了IP地址。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Linux开发板上的RNDIS驱动与Windows环境兼容,从而使得开发板可以作为网络设备在Windows环境下使用。

5. 完成驱动安装后的网络适配器识别

随着RNDIS驱动的正确安装与配置,网络适配器应当能够在操作系统中被正确识别。本章节将详细介绍如何在完成驱动安装后识别网络适配器,以及在识别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潜在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5.1 网络适配器的正确识别方法

5.1.1 Windows下检测与确认驱动安装效果

一旦驱动安装完成,系统会在设备管理器中展示出新识别的网络适配器。以下是在Windows环境下确认驱动安装效果的详细步骤:

打开设备管理器 :点击Windows开始菜单,输入并打开设备管理器( devmgmt.msc )。

查看网络适配器 :在设备管理器窗口中,找到并展开“网络适配器”目录。如果RNDIS驱动正确安装,你会看到名为“Remote NDIS based Internet Sharing Device”的新设备项。

确认设备状态 :右键点击该设备项,选择“属性”。在“常规”标签页中,应该会显示设备正常工作,并且没有带有黄色感叹号的警告图标。

5.1.2 网络适配器属性和状态检查

为了更深入了解网络适配器的状态,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检查驱动程序版本 :在“驱动程序”标签页中,你可以查看当前安装的驱动程序版本和日期,确保是最新版本。

启用和禁用设备 :在“管理”标签页,可以启用或禁用网络适配器,有时候这可以作为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更新或回滚驱动 :如果发现驱动程序有问题,可以使用“驱动程序”标签页中的“更新驱动程序”或“回滚驱动程序”按钮。

代码块及其逻辑分析

以下是使用PowerShell命令检测网络适配器状态的示例代码:

Get-NetAdapter

逻辑分析 :

Get-NetAdapter 是一个PowerShell cmdlet,用于列出所有网络适配器及其状态。 该命令不会修改系统设置,仅用于诊断和信息获取。 执行完毕后,你可以看到每块网络适配器的名称、状态、接收和发送字节数等详细信息。

5.2 解决识别过程中的潜在问题

5.2.1 常见问题排查与处理

在识别网络适配器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以下是一些排查与处理方法:

驱动不兼容 :确保下载的驱动版本与你的Windows版本和系统架构(32位或64位)相匹配。 驱动安装不正确 :遵循正确的安装程序,按照制造商提供的说明操作。 设备管理器中显示黄色感叹号 :右键点击设备,选择“更新驱动程序”,并让系统自动搜索更新。

5.2.2 网络连通性测试与优化

一旦网络适配器被识别,下一步是测试网络连通性并进行必要的优化。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连接网络 :使用有线或无线连接到互联网,确保网络适配器能够正常工作。 执行ping测试 :打开命令提示符( cmd ),输入 ping www.google.com ,确保没有丢包。 检查网络速度 :使用网络速度测试工具,检查下载和上传速度是否正常。

表格展示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解决网络适配器识别问题,可以创建一个排查与处理问题的表格,如下所示:

问题描述 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 设备无法识别 驱动安装错误 重新安装驱动程序 网络连接不稳定 信号强度不足 检查并改善信号覆盖 网络速度慢 适配器硬件限制 升级网络适配器硬件

Mermaid流程图展示

在处理网络适配器识别问题时,可以使用Mermaid流程图来描述问题解决的步骤,如下所示:

graph TD;

A[开始] --> B[检查网络适配器状态];

B --> C{设备管理器中显示正常?};

C -- 是 --> D[执行网络连通性测试];

D --> E{网络连接是否成功?};

E -- 是 --> F[检查网络速度与稳定性];

F --> G[网络适配器识别完成];

C -- 否 --> H[排查问题原因];

H --> I{是否需要更新驱动?};

I -- 是 --> J[下载并安装最新驱动];

J --> B;

I -- 否 --> K[检查物理连接或重启设备];

K --> B;

本章节详细介绍了在完成驱动安装后网络适配器识别的方法,以及识别过程中潜在问题的排查与解决策略。通过上述步骤和工具,IT专业人员可以确保网络适配器被正确识别并高效运行。

6. RNDIS技术的广泛应用

6.1 RNDIS在移动设备中的应用

6.1.1 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网络连接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用户对移动设备的网络连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NDIS技术因其能够简化设备与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接而被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中。RNDIS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网络接入方式,尤其是在需要快速传输数据和连接互联网时,它能确保稳定的连接性能和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中,当通过USB数据线连接到计算机时,默认情况下,Windows系统会将该设备识别为RNDIS设备。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的网络共享,让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或者在移动设备和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同步和传输。这一功能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尤其是在没有无线网络覆盖的环境下,为移动设备的网络连接提供了可靠的替代方案。

6.1.2 移动设备作为热点的实现原理

现代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通常具备成为移动热点的能力,这项功能允许其他无线设备连接到移动设备,通过其数据连接共享上网。这一功能的实现与RNDIS技术密切相关。RNDIS协议在移动设备上扮演着核心角色,它使得设备可以将自身的移动网络连接映射成一个虚拟的网络接口,供其他设备通过USB共享连接。

这一过程中,移动设备内部会有一个虚拟的网络接口控制器,该控制器在RNDIS模式下工作,能够处理数据包的封装、传输和接收。当其他设备通过USB线连接到移动设备时,RNDIS接口会被激活,并且移动设备会向连接的计算机发出指令,告知其RNDIS设备的网络配置信息。计算机通过这一接口获得网络连接,从而使得其他设备能够通过这一虚拟网络接口上网。

6.2 RNDIS在嵌入式系统中的角色

6.2.1 嵌入式系统对RNDIS的需求分析

嵌入式系统由于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对网络连接的需求日益增长。嵌入式设备如智能家居控制器、工业传感器、车载系统等,通常需要通过网络与外界进行数据交换和控制指令的传输。RNDIS技术因其简洁性和高效性,在嵌入式系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提供了即插即用的网络连接功能,使得嵌入式设备能够快速接入网络,且不需要安装额外的网络驱动程序。

嵌入式设备通常资源有限,如内存和处理器能力有限,因此需要高效的网络连接技术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RNDIS协议由于其轻量级和易于集成的特点,成为嵌入式设备网络连接的理想选择。开发者可以将RNDIS功能集成到设备的固件中,使得设备在连接到计算机时,能够立即作为网络设备被识别和使用。

6.2.2 嵌入式设备网络接口的开发与应用实例

嵌入式设备网络接口的开发,需要考虑RNDIS协议的实现,以及如何在嵌入式系统中集成该协议。在实际应用中,开发者需要对嵌入式设备的操作系统进行定制,以包含RNDIS的支持。例如,在基于Linux的嵌入式系统中,需要在内核配置中启用RNDIS支持,并确保USB堆栈正确配置,以便处理RNDIS通信。

以一个智能家居控制器为例,该控制器需要通过网络与云平台进行数据同步和远程控制。开发者在设计该设备时,会选择支持RNDIS的USB网卡模块,并在嵌入式Linux系统中加载相应的RNDIS驱动程序。当用户通过USB线将控制器连接到电脑时,控制器的网络接口会自动出现在电脑的网络连接列表中。用户只需简单的配置网络参数,即可实现控制器的联网,进行设备管理和数据同步。这一应用不仅简化了用户的操作,也提高了嵌入式设备的网络连接效率。

7. 总结与展望

7.1 对本文所讲内容的回顾与总结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RNDIS技术逐渐成为实现设备网络连接的重要手段。回顾全文,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对RNDIS技术进行梳理与总结。

关键点回顾

在介绍了RNDIS网络接口标准的定义与起源后,本文深入探讨了其工作机制,尤其是数据传输流程和数据包格式。这些基础知识对理解后续章节内容至关重要。

在Windows平台下,识别RNDIS网卡时的常见问题被详细剖析。通过分析系统日志和解读错误代码,我们能够有效地定位并解决RNDIS网卡识别失败的问题。

针对驱动程序的安装与配置问题,本文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并在Linux开发板配置中,重点分析了驱动的兼容性问题。这些内容对保证设备在网络中的稳定连接至关重要。

完成驱动安装后,网络适配器的识别是另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强调了识别网络适配器的正确方法,并提供了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排查处理和网络连通性测试。

RNDIS技术的应用广泛,特别是在移动设备和嵌入式系统中。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其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嵌入式设备网络接口的开发进行了探讨。

实践操作的流程梳理

从驱动的安装到网络适配器的识别,实践操作中每个步骤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从更新Windows驱动开始,然后手动配置Linux开发板,确保设备能够正确识别网络适配器。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排查解决一系列问题,确保设备网络连接的顺畅和高效。

7.2 RNDIS技术的未来趋势与发展前景

RNDIS技术在新兴领域的应用展望

随着物联网、工业4.0和智能家居等新兴技术的发展,RNDIS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它能够为这些领域中的设备提供稳定的网络连接,实现设备间的通信与数据交换。可以预见,在未来,RNDIS将被更广泛地集成到各种智能设备中,以支持更复杂的数据传输需求。

技术创新与行业发展预测

技术创新是推动RNDIS技术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RNDIS协议也可能经历重要的升级和改进。这些改进可能会包括提高传输效率、降低延迟、增强安全性等方面,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行业需求。

RNDIS技术的未来展望还包括其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如与其他网络协议的互操作性提升,以及在新型操作系统中的集成。此外,对于硬件制造商来说,为不同类型的设备设计更加通用和灵活的RNDIS驱动程序将成为一种趋势。

总体而言,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市场的不断发展,RNDIS技术将继续在IT行业中扮演重要角色,并有望在新的领域和应用中大放异彩。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简介:RNDIS是一种由微软提出的网络接口标准,它允许通过USB接口将设备模拟为网络适配器,类似于以太网卡。在Linux开发板上启用RNDIS功能后,Windows 10可能将其识别为串口设备而非网络设备,由于Windows默认不支持RNDIS驱动。本文介绍如何手动更新Windows 10的驱动程序,以使系统能够识别Linux开发板上的RNDIS网络适配器。在成功更新驱动后,Windows 10将会把Linux开发板作为一个新的网络适配器进行识别和通信。RNDIS的应用不仅限于Linux开发板,也适用于支持USB OTG的其他嵌入式系统或移动设备。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