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爱、去恨、去了解

2025-07-27 21:20:27

爱.jpg

你有想过爱与恨的对立面是什么吗?是恨与爱吗?

精神分析大师比昂有个关于爱恨的理论,说:

人和人之间的连接有三种表达:我爱你,我恨你,我想了解你。

比昂特别强调“真实地活着”。 真实地活着的对立面,是抽象地活着。真实地活着,是拿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其他真实的存在,特别是人,去碰撞,去接触,去感知,去爱恨;抽象地活着,是躲开了肉身,为了防止产生真实的疼痛,让自己躲在头脑的世界里。

真实地活着,是去爱,去恨,去碰触真实而完整的你;抽象地活着,是不去爱,不去恨,不去了解具有丰富细腻真情实感的你。

控制着自己不去爱,就叫做负爱。例如暗恋,就是经典的负爱。

因软弱、惧怕而没有表达关系中的恨,就叫负恨。

凸显自恋,破坏依恋关系的知识,就叫负知识。

按照比昂的理论,最好的活法,就是去爱、去恨,乃至快意恩仇。如果爱也迟疑,恨也迟疑,总是在纠结中,一个人就会活得非常憋屈难受。

“更真实地活着”是这周学习最触动的地方。

以前,我总是想去寻找诗与远方,回首发现,原来回归本真,用心经营生活,也足以完成动听的乐章。越经历一些事情,越觉一些情谊的珍贵。

2019年我有一个小梦想:撕开包裹的茧,学会更好地去爱。

更好地爱我的伴侣,希望我们一起更好的成长;

更好地爱我的孩子,给他提供一个充分活出自我的成长环境;

更好地爱我的父母,每个月都回家,每次回家都拍一张全家福;

更好地爱我的公公婆婆,感谢他们无私的付出;

更好地爱我的堂兄弟姐妹,关心彼此,互商问题,一起旅行;

更好地爱我的朋友,即使各在天涯,联络也不应减少;

这是藏在朴素关系中最珍贵的“爱”,应该大胆地去碰触、去爱。

也希望我学习的知识,不会变成负知识,能在关系中,发挥它的正作用。

会发现,其实武志红老师心理学专栏很多篇章用不同的形式都反应了同一个主题,就是告诉大家要活在关系中。今年,我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活在和亲人的关系中。

嗯,我确实活得越来越自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