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一定要学生上课都坐前排呢?
有人说,现在检验一位大学老师的教学水平,已经不看教室上座率了,而是看前排上座率。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因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许多大学的课堂上流行开一种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教室的前几排,往往是不坐人的。
这几乎已经成了不少课堂上的一景,老师在台上热情洋溢的讲着,台下的同学们隔着几排空空的桌椅与老师进行互动。要么抬头听课,要么低头做笔记。当然,也有不少玩手机的。
《科技日报》曾做过一项调查显示,有近七成的大学生上课都不爱坐前排。但其实学生不爱坐前排也不是上了大学之后才开始的,毕竟在中学的时候,就没有太多人愿意坐在前排。好不容易到了大学可以自由选择座位,怎么还会自己往前面挤?
许多人都渐渐有了这样的默契。即使是早早来到教室,面对着空空的桌椅,不少同学还是自觉地走向了中间甚至靠后面的位置。前几排的座位是要空出来的,反正我不会坐,留给其他人去坐吧。
于是,那几排空空的桌椅,好像一道鸿沟,把老师和同学硬生生地隔离开。双方各自为营,做着自己的事情。即使是坐在最前面认真听讲的学生,也会因为那自动让出的几排空桌椅,让老师觉得有些不自在:怎么,我有那么可怕吗?
为了上座率,老师也是拼了
有的老师会下意识地想缓解这种尴尬,就走下讲台,走在最前排学生的桌子前。还有甚至于干脆坐在那几排空桌椅上,像是以为可以完全托付的朋友,仪态放松的继续与学生们交谈。
似乎,师生的距离又拉近了一些。
但那几排空空的桌椅,看起来那么刺眼,多少会在一些老师心里留下阴影:是我讲的不好,还是你压根不想离我这么近?
于是,为了改变这种尴尬的状况,老师们也尝试了很多办法:
福建某高校老师就曾使出了一招“杀手锏”:在课堂座位设置VIP制度,其中累计八次坐前两排为vip,坐十二次以上者为超级vip。作为vip,学生获得的福利将是期末考成绩50分以下也可以保送及格。
比起送分,浙江有所高校就更“壕”了,直接就送起早餐了。
这个学校推出了一个活动:上课坐第一排的同学只需拍照并在后面附上一段文字:“传递学风正能量,上课争坐第一排,我是xx学院+班级+姓名”,发至朋友圈让同学进行点赞,如当天集满32个赞,可在当天晚上6:30携带手机到学风督察委员会登记,第二天随机抽取20名同学奖励10元早餐券。
当然,有奖也有罚,为了让后排不再人满为患,有老师上课就专门点坐后排的学生回答问题;还有老师直接规定,坐在前四排的同学平时成绩加十分,后四排的同学平时成绩扣十分。此必杀技一出,前排瞬间一位难求,成为了学生必争之地。
当然对于这样的做法,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也有学生不以为然:老师上课无聊,学生自然用脚投票了,靠威逼利诱让学生坐前排的老师和靠怀孕留住男朋友的女人有什么区别?
前排的座位有刺吗?
奖励也好,惩罚也罢,各种套路都用完了,前排也坐满了人了,可是,坐前排的学生就真的是表里如一、勤奋好学的学生呢?谁能保证他们不是从后排的放心大胆玩手机到前排的小心翼翼玩手机呢?要真正解决学生的前排恐惧症,还需要知道,他们不爱坐前排的真实原因。
总结一下,学生不爱坐前排的理由,不外乎以下几点:
1.没有安全感。坐前排容易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啊,离老师太近了,需要时刻注意和老师互动,特别是眼神的交流,稍微开会小差也会压力山大。
2.本来就不打算听课,来上课纯粹就是为了应付点名。坐后排,前面有厚厚的人墙,可以随心所欲地玩手机、睡觉,而且课间想溜也不容易被发现。
3.课程实在高深又枯燥,而且也不是专业课,坐前排和坐后排都一样,反正都听不懂。
4.随大流,大家都不坐前排,自己也不愿意去当那个与众不同的人,以免被群嘲成了伪学霸。
(在网友划分的大学课堂分区里,只有伪学霸才坐第一排)
从学生角度来说,上课的座位和对这门课程的喜爱程度、上课进教室的顺序、学习习惯,甚至季节变化等都有重要的因素。但最关键还是要看“自控力”,自控力弱的同学可以选择坐在前排接受“被动”的监督,避免上课打盹、走神。
而对于老师来说,课程设置是否有趣、教学风格是否轻松、是否依据学生座位给予不同的分数等也是影响同学们“选座”的重要因素。
坐不同的位置到底对学生有什么影响呢?有一位大学老师曾经说:“凡是上课坚持坐在前三排的同学将来上班后月收入要比坚持坐在后三排的同学平均高1000元。”当然这个结果不一定对,不过他说这是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坚持坐前排的人相比喜欢后排的人有更多的积极性,他们的未来可能更成功。
也调查结果中有一项有趣的发现:有不少“学霸”级人物也总喜欢潜伏在后排。问及原因,不少人表示,后排方便他们更好地听课,拍老师的教学PPT也更加方便。
对于学生不爱坐前排的现象,也有老师佛系地表示:这很正常嘛,这就和老师开会也不爱坐前面的位置一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要教学效果达到了,坐前排和后排也没有区别
发布于: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