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题春绮遗像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及朗读

2025-06-03 15:16:06

题春绮遗像

陈衡恪〔清代〕

人亡有此忽惊喜, 兀兀对之呼不起。嗟余只影系人间, 如何同生不同死?同死焉能两相见, 一双白骨荒山里。及我生时悬我睛, 朝朝伴我摩书史。漆棺幽閟是何物? 心藏形貌差堪拟。去年欢笑已成尘, 今日梦魂生泪泚。

完善

译文及注释

译文突然发现已失去的人有遗像感到很惊喜,用心的看着它终日相呼而不得一应。感叹余生孤零零的一个人,为什么一起活着却不一起死呢?一起死了还能够在地下相见,我们的白骨还可一起埋在荒山中。等到投胎出生时悬挂着我的眼睛,看着你每天陪伴着我研究书画史书。紧紧关闭的漆黑棺材是什么?心里面你的声容相貌跟实际的的差不多啊。上一次的欢笑早已是很久以前,梦魂中偶念旧事,亦不禁流下泪水。

注释此:指遗像。兀兀(wù wù):用心的样子。对之:看着它。嗟余:感叹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此诗是陈师曾为继室汪春绮所作,全诗纯用白描,感情跌宕起伏,是悼亡诗中的杰作。前二句,人虽已故,犹有遗像在焉,犹可朝夕相对,这是一喜,然终日相呼而不得一应,翻成悲怆。三四句承上,所悲者,留己一人苟活于世,“如何同生不同死”,问得痴绝。五六句再承上句,用顶真格,句法密不透风,然则即便同死,亦不得相见,惟留一双白骨没于荒山而已。六句间感情大开大阖,令人动容。后六句宕开一笔,极写夫妻感情之深。悬睛,本用伍子胥典,此处仅用其字面。伊人虽逝,音容笑貌宛在,而梦魂中偶念旧事,亦不禁流下清泪。全篇字字血泪,师曾可谓深于情者。

创作背景

1914年正月十三日,陈衡恪的继室汪春绮猝然病逝,年仅三十一岁。在汪春绮亡故后,陈衡恪忽然发现了她生前的画像,在惊喜之余,发出无限悲凉的怀念之情,于是题了这首悼亡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北雪著·一首情诗一场爱·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

2、

陈耳东,陈笑呐编注·情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简析

《题春绮遗像》是一首七言古诗。诗的开篇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接下八句说诗人面对亡妻遗像,思潮起伏,浮想联翩;末两句宕开一笔,表面似离开遗像,实质上意脉贯通。全诗纯用白描,感情跌宕起伏,表现出诗人情感的曲折变化,悲喜交并,细腻而准确地描绘出他对亡妻的思念与爱恋。

猜您喜欢

买陂塘·赎裘

邓廷桢〔清代〕

悔残春、炉边买醉,豪情脱与将去。云烟过眼寻常事,怎奈天寒岁暮?寒且住!待积取叉头,还尔绨袍故。喜馀又怒。怅子母频权,皮毛细相,斗擞已微蛀。铜斗熨,皱似春波无数,酒痕襟上犹涴。归来未负三年约,死死生生漫诉。凝睇处,叹毳幕氊庐,久把文姬误。花风几度?怕白袷新翻,青蚨欲化,重赋赠行句。

完善

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李慈铭〔清代〕

翠柏红梅围小坐,岁筵未是全贫。蜡鹅花下烛如银。钗符金胜,又见一家春。自写好宜祛百病,非官非隐闲身。屠苏醉醒已三更。一声鸡唱,五十六年人。

完善

论诗五首·其五

赵翼〔清代〕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完善